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  金坛区茅麓小学文章中心>>校务管理>>计划总结>> 文章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6/22 9:37:17 作者:陈金明 浏览量:3519次

检视问题  整改落实  提升品质

——茅麓小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2019年,“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度推进,区素质教育综合督导,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中期评估,区教学常规调研,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项目评选,区学校特色发展项目申报,我们在过程中认真梳理并检视自我,我们始终坚守着教育立场,坚守着“悦纳 守真”的学校文化主张,坚守着让每一个人的内心充满希望的愿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行。无论问题是大是小,是轻是重,教育的行动与变革,只为了做更好的自己。

问题一:学校文化缺乏张力

首先,在物化环境课程的设计与建设上还没有清晰完整的思考,“向空间培育课程”在操作上还缺乏明确具体路径,在学科教室的打造上还是零散碎片式思维。其次,学校教师、管理两支队伍的学习力、思考力、执行力、领导力不强,争先创优的激情不足。

解决问题的路径:

1.物化环境打造。进一步对学校环境进行项目化改造,借鉴区内外优质学校成功经验,鼓励全体教师及中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来,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视角来审视文化布置,向空间培育课程,把校园建设与课程建设、特色建设结合,打造具有乡土味的精致化的乡村小微学校。

2.行政团队引领。(1)学习力。每学期至少在教师大会上作一次培训学习专题报告。(2)思考力。做到“两个一”:每学期至少拿出一个利于学校发展的前瞻性建议,每学期所分管工作至少有一项鲜明的亮点。(3)引领力。管理的根要放在课堂,走进课堂、认识课堂、研究课堂、变革课堂。做到“两个一”:每学期教师会议介绍一个优秀、有益、适宜本校教师的教改案例;每年定向结对一名学科教师,共同达到学科的一个新突破。(4)楷模力。做好行动上的领导,模范遵守工作纪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当好一个表率。

 3. 教师合力培育。确立在成事中成人的教师发展理念,明确个体发展目标和路径,帮助达成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氛围。尝试以学科组或办公室或班级学科教师为主的团队考核机制。

问题二:学校特色不够显明

我们确立了为山乡孩子的发展铺设幸福的跑道的办学理念,学校为培养基础扎实、习惯良好、乐于表达、热爱生活的阳光少年而不懈努力,初步架构了学校课程体系,“茅山新芽”合唱课程、红蚂蚁志愿服务岗两个项目虽获得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项目评选三等奖。但是,学校还未真正找到最合宜的具体形态、创造出最鲜明的物化环境、建设成最清晰的特色项目。

解决问题的路径:

1.整体架构,三线并进。一是继续以“1+1”模式在常态课堂中有序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进程,根据现有资源特点,给学生提供多样可能,使课堂的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策划。二是推进“山乡寻踪——儿童与四季”实践型课程。整合课程与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积极探索以“春华、夏馨、秋实、冬韵”为主题的“山乡寻踪”实践体验课程项目,把校园“科学节”、“艺术节”、“体育节”、“综合实践活动节”、“读书节”、“七彩夏日”、“缤纷冬日”、“二十四节气”等活动融合到不同季节中,把课堂学习引入到广阔的现实生活场景中,赋予学生学习的能力、合作的意识、成长的空间、发展的力量。三是积极推动主题式学科统整课程研究。融合STEM课程,以某一个学习主题为切入点,以“统整”的方式,把课程、师生、学习时空、学习技术等核心元素有效地统合起来,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课程体系。我们将本着“能者为师”思想,充分利用好茅山茶海这一常州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聘请茶博园内专业人员以己之长为学生提供特色课程资源,初定对《山乡茶韵》和《山芋变形记》两个主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为主题式学科统整课程的实施提供实践经验。

2.重点突破,提升品质。“茅山新芽”合唱课程、红蚂蚁志愿服务项目、我是幸福茅麓娃综合评价项目、“让学引思”深度学习项目,需要不断细化操作策略,丰富过程性内容,扩大在师生中的影响力,形成项目品牌,力争成为区、市级前瞻性改革项目。

问题三:教师发展点面结合难题

面对乡村优秀教师不断流出的困境,学校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平台着力骨干教师梯队建设,但具有特质的骨干教师成长相对缓慢,一部分教师发展后劲不足,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诉求不高。我们虽能骄傲地历数快速成长起来的少数青年教师,但又满怀愧疚地阅读着熟悉又陌生的教师名单。

解决问题的路径:

1.管理中心下移。教师最需被“看见”的是每个寻常的教育日子。所有行政蹲点教师办公室和各学段,及时发现每个教师的闪光点、特长处,帮助教师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找到个体在群体中的价值。没有完美的教师,但有无数的优秀教师。只要用心,只要投入,每个教师都无可替代。

2.在成事中成人。“悦纳 守真”首先需要学校悦纳每一位老师。积极尝试项目化管理方式,创设一个个任务情境,让教师在任务驱动中,学习如何做事,学习如何履行责任,学习如何发挥特长,学习团队工作中的理解与包容,学习如何成长。学校的管理只有更多教师的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树立集体的归属感与荣誉感,才能更好地形成教育的共识。

3.着力有效课堂。教师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陪跑者”,因为每位教师奔跑的速度不同,奔跑的方式也不一样,他们需要的帮助也就不尽相同。因此,已有的教研组、读书小组、师徒结对仍需一如既往的坚持。学校应建立自己的学科核心团队,积极试行一课三磨的研修方式,所有教师人人开展“一人一课”活动,以“打磨”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课堂的自我研究和伙伴研究中不断提升教学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课堂实战能力,赢得教师的专业自觉与自信。发现教师更多不同的需要,给予教师最为适切的帮助。

4.推动教师阅读。如果教师成为一丝不苟的教书工具,学校就变成了一座没有生气的工厂。本年度,需要更好地推动教师读书社团活动。多读书,读好书,读各类书,以书充盈大脑,让教师自己变得更有情趣一些,更有思想一些。有情有趣有思想的教师,自然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因为对教师的喜爱,也就多了一份学习的热情与专注。

问题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问题

近年来,学科教学质量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总体还不够稳定。随着优秀教师的流动,学校骨干教师日渐稀释,部分学科上下波动较大,部分学科仍在底部徘徊,部分学科裹足不前。教师与教师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不均衡状态时现。

解决问题的路径:

1.管理中寻突破。当我们分析许多班级的教学质量时,不难发现,影响这些班级教学质量的主因,不是教师的知识水平,而是教师的群体管理能力。我们要达成教育的共识:教学不等于教育,它只是教育的其中一个部分;教育决定教学,似乎浪费时间的教育却有效助力学习质量的提高。学校将积极引进教师群体管理校本培训课程,帮助教师以群体管理能力助力学科教学。

2.常规中寻高效。持续坚持“两个推进”优化工作,强化教学常规的执行标准,尝试不同水平教师个性化的常规要求。全校师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重视学生的学业水平、个性特长、身体素质、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发展。全体教师坚持以一堂好课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课堂。课程管理部门要结合年级蹲点,采取“预约观课、 巡堂走课”的形式,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各年级有侧重,低年级强调学习习惯、中年级强调学习方法、高年级强调学习效率。

3.课堂中要质量。一是追求“教、学、评”的一致性,让“为什么学”、“如何学”、“学得怎样”更明白一些;二是减负提质,删减重复的拿来主义的繁琐作业,创造师本化的学习资源库;三是强化课程意识,在对学习活动的研究与设计中,形成对教学的正确理解,对学科教学的正确理解;四是突出练习意识,改变课堂结构,教师少讲多练,一堂课教师最多讲30分钟,学生至少有10分钟的练习时间。要进一步扩大深度学习课题研究成果的辐射力,以部分学科和年级为试点,以已有的课堂学习活动单为基础,借助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的方式,设计不同类型的预习单和周作业,为教师课堂的有效提供保障。

4.监测中提质量。继续强化《茅麓小学各科学业质量评价方案》的落实,建立大教学质量观。培优与困境儿童的关注两手都要抓,及时关注并跟踪各班的学习状态。举行期中学科关键能力水平性检测,重视考查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综合等学科能力发展水平;通过主题节展示、社团活动展示、幸福茅麓娃展示、阅读竞赛、作文大赛等,让更多的学生“被看见”。同时,加强学生比赛辅导,包括学科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有计划、有方案,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争取赛出好成绩。加强毕业班整体监测工作,从学生思想教育到学业成绩,由年级蹲点责任行政领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从常规教学上严格要求学生;定期召开毕业班教师会,商讨出现的问题并研究对策;与学生发展处配合做好家长工作,和家长一起管理好学生;及时做好毕业班学生的心理辅导,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中学生活。

问题五:学生品格养成问题

外部,随着乡村拆迁和城镇化建设推进,优质生源数量逐年下降,留守儿童逐年增多,外来务工子女随迁就读进出频繁。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学科基础薄弱,学习和行为习惯不良。内部,部分教师全员育人、时时育人意识不强,学科教师、班主任缺乏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对一些特殊孩子疲于应付,缺乏洞悉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缺少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解决问题的路径:

1.强化群体管理能力。引导教师切实履行师德规范,树立“全员育人”、“时时处处事事育人”的意识。抓实学生管理能力培训,通过校内班主任经验分享,邀请校外名班主任来校指导等学习机制,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水平。以“家校沟通”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进行培训,提高班主任、学科教师家校沟通、了解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微项目研究,对班主任、学科教师带班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积累,并开展策略研讨会,凝练策略和解决办法。

2.行为养成促品格培养。各班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茅麓小学学生日常行为细则》和四美四好的具体要求,明确一日常规该如何落实,同时以“幸福茅麓娃”、“文明班级”评比为抓手,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本年度我们将分年级对学生进行品格培养,一二年级进行“明礼”主题的培养,三四年级进行“勤劳”主题的培养,五六年级进行“专注”品格的培养,每个品格培养将开展一系列活动,低起点严要求,促进学生品格的养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3.岗位锻炼促品格形成。落实好学生岗位工作,实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完善。以“红蚂蚁志愿岗”为抓手,落实好班、校两级学生岗位设置,要求人人有岗,让学生体验更多的岗位,提高岗位实践能力。期中、期末评选岗位之星,岗位之星进班级进行岗位宣讲,让责任、进取的种子在孩子心中萌芽、生根。

4. 主题活动促品格提升。结合“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传统佳节,开展“家长年味秀”、“欢喜过元宵”、“清明祭扫先烈”等传统文化暨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全人格,提升民族自信。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生命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结合讲座、观摩、安全演练、安全评比等活动,教育学生保护自己,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利用心理辅导室,做好学生的个体心理辅导,通过团辅游戏、心理辅导课、心理短片观摩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保持身心健康,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使阳光心理伴随学生一路成长。精心策划好三个校园仪式:开学典礼、十岁成长礼、毕业典礼,让学生成长中这关键的三个时刻,成为里程碑式的记忆,用仪式为每一个孩子营造一个不断汲取正能量的立体场。

5.家校合作陪伴成长。继续完善家长学校建设,挖掘家长和社区资源,探索社区、家庭、学校互动新机制,探索家庭教育课程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家校联系行为,健全和完善家校联系制度。结合成长典礼、毕业典礼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教育专家教育理念引领、亲子活动、家长老师沟通,提高家长育人能力。充分发挥校让我陪伴你义工组职能,尝试组建家庭教育志愿者团队,开展家长志愿者进校园活动。

  问题破解的道路上,也许没有理想中的一帆风顺。但是,只要敢于走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教育就在发生改变。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改变在校园里看得见。

 


文章录入:陈金明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茅麓小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金坛区薛埠镇茅麓新街36号 电话:0519-82432121